高安建陶基地是江西省唯一的建筑陶瓷产业专业基地,也是全国第二大建筑陶瓷产区。
从一片荒坡成长为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高安建陶基地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然而,在成长为高安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的同时,污染问题也成为建陶基地阿喀琉斯之踵。
近年来,为适应“双碳”政策落地新形式,高安市大力引进清洁能源集中供气项目,以全方面推进清洁化生产为引领,助推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向着绿色园区阔步前行。
“最近一两年园区环境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空气质量,原来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现在好多了!”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谈到高安建陶基地环境的转变,叶密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受。
叶密是高安市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环保主管,在高安建陶基地工作了八年之久,建陶基地生态环境由差到好的转变,他最有发言权。
“前几年,整个园区被刺鼻的气味笼罩,在这里工作久了,人的身心都会受到伤害。但是最近一两年,在这里工作,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空气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叶密说。
高安建陶基地目前年产能约10亿平方米,主营收入超300亿元,聚集了数十家建陶企业。
叶密一直强调的刺鼻的气味,来自陶瓷企业在使用双段式煤气发生炉自制燃气时排放的废气。
“企业自建煤气炉的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准参差不齐,酚水、煤焦油等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不到位的话,会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每家企业都安装煤气发生炉,安全也是大问题。”叶密说。
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要求加大煤气发生炉淘汰力度,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
在天然气供应不足、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集中供应清洁工业燃气成了解决建陶产业环保瓶颈问题的唯一选择。
近日,走进投资65亿元建设的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厂区,气化装置区、电厂装置区、空分装置区等六大功能区科学规划、错落有致,花园式的建设风格,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公园。
作为高安市大力引进建设的清洁能源集中供气项目,该公司研发设计团队首次在气化飞灰处理中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锅炉飞灰焚烧技术;首次在常压循环流化床中采用富氧——蒸汽气化技术;首次将气化化工技术和残碳燃烧动力技术整合落地……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让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变为现实。
“和传统的企业自制燃气相比,我们将多个单一设备有机组合,并对系统流程加以优化,在生产出清洁工业燃气和电能的同时,还产出了硫磺、氨水等7种可利用的副产品,实际做到对煤炭原料‘吃干榨净’,将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谌伟模介绍。
经过两年的试运行,济民可信清洁能源项目于2022年底全面供气,通过40余公里的供气管线,清洁的工业燃气源源不断地输向建陶基地内陶瓷企业的85条生产线。
“集中供气与煤气发生炉相比,能源利用效率由70%提升到83%;使用清洁能源后,每年可为基地企业节约标准煤2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0.3万吨、二氧化硫5.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6万吨,并极大解决酚水、焦油等环境污染问题。”高安环保执法大队队长熊斌说。
“我们一共9条生产线,以前采用自制煤气,不但危险系数高,而且处理排放污染物的技术和人力成本也很高,要五六十个员工负责自制煤气全流程。”叶密说。
如今,集中供气后,蒙娜丽莎不但实现了高效清洁的生产,产品优等率提升,企业制气的人力成本也减少了八成左右。
空气污染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怎样减少陶瓷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也被高安市提上日程。
日前,走进江西太阳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整条生产线全封闭、自动化运转,工作人员坐在智能监控室里,就能监控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烟尘排放的各项指标,实现全流程智能清洁生产。
“公司新上了自动化生产设备,能耗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瓷砖生产真正的完成精、净、静。”太阳陶瓷总经办主任黄金平介绍。
“我们要求企业一定对生产线进行环保升级改造,装上除尘脱硫设备,以及对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并与环保局在线监控平台联网。”高安建陶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基地的陶瓷企业已经实现100%环保在线监控,建陶生产车间正由过去的“灰头土脸”向现代化的“一尘不染”转变,“智能清洁制造”渐成趋势。
与此同时,高安设立了7.8亿元建陶产业环保基金,吸引金融资源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引进了绿岛科技、爱和陶用废砖作原料的科技公司,将工业固废吃干榨尽。
为加快智能化、数字化建设,高安还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对企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机器换人、企业技改进行补贴,累计投入建陶产业数字智能改造研发经费4.2亿元。
曾经被刺鼻气味笼罩,如今空气清新;曾经的灰头土脸,如今的心旷神怡。高安建陶基地曾经遇到的环保“老大难”问题,如今正向着绿色园区、智能清洁制造园区阔步前行。